top of page
eng_word_w.png
書寫公廠第一屆大會

The 1st Congress of Writing FACTory

2018-0505

TCAC

在書寫公廠第一屆大會中,我們邀請到來自不同領域、身份的六位講者,各自以又切題又間離的方式切入出版作為藝術/政治/??實踐的討論。本論壇將會由三個關鍵字組成:Samizdat(地下出版物)、Manifesto(宣言)及Archive(檔案)。

在Samizdat的場次中,將會透過兩位講者——廖為民會作為當事人及檔案保存者,分享黨外雜誌、書籍在當時被查禁的情形;賴慈芸則會談談他作為「偵探」,對戒嚴時期偽譯的追查研究工作——帶出來的討論,更細膩的理解如何地下與地下如何可能的手段。Manifesto的場次中,藉由兩件非常有意識地思考、使用出版的案例,讓出版這個動作成為發動一整組機具的手勢、如同撰寫宣言一樣的手勢,阿翁的案例是他從2002到2011年與夏宇、零雨等人一起不定期發行的詩刊;劉玗則會從視覺藝術創作者的角色,分享他在2014年的〈花蝶租來的人生〉及「一人出版社」中,對出版的想像。最後的場次Archive將由兩位研究者發表,Eric Scheihagen(徐睿楷)將分享他對台灣從日治時期到近代對流行歌曲審查的研究;黃建宏則將針對當代藝術中歷史檔案使用,開啟對此的重新思辨。

藉由這場論壇,期待讓「出版」在今天的想像不只連結到小誌現象,而是在創作、政治等等的關懷之下,以更廣的幅員思考這個動作——關乎另一種知識的生產、分享與流通。

議程:
13:00 - 13:20 報到
13:00 - 13:40 開場:出版作為藝術/政治實踐 (張紋瑄)
13:40 - 14:10 Samizdat - 地下出版物:我的黨外青春(廖為民)
14:10 - 14:20 (Q&A)
14:20 - 14:50 Samizdat - 地下出版物:尋找譯者的真名(賴慈芸)
14:50 - 15:00 (Q&A)
15:00 - 15:20 茶敘
15:20 - 15:50 Manifesto - 宣言:《現在詩》——「詩」一是個動詞(阿翁)
15:50 - 16:00 (Q&A)
16:00 - 16:30 Manifesto - 宣言:羅曼史到一人出版(劉玗)
16:30 - 16:40 (Q&A)
16:40 - 17:10 Archive - 檔案:台灣禁歌簡史( Eric Scheihagen(徐睿楷))
17:10 - 17:20 (Q&A)
17:20 - 17:50 Archive - 檔案:台灣當代藝術中的出版敘事(黃建宏)
17:50 - 18:00 (Q&A)
18:00 - 18:20 綜合討論 (全部六人)

 

講者介紹

廖為民
台灣雲林縣人,現居新北市三峽。曾任職台中書報社、《人間》雜誌社、遠流出版公司,創辦「一橋出版社」,從事文化工作逾三十年。1980到1984年在「台中書報社」擔任業務經理,與台中、彰化、南投400多個書店與書報攤合作販賣黨外雜誌,是大台中地區民眾接觸黨外雜誌的最主要通路來源。著有《我的黨外青春:黨外雜誌的故事》、《台灣禁書的故事》。

賴慈芸
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翻譯研究所教授。台大中文系學士,輔大翻譯學研究所碩士,香港理工大學中文及雙語研究博士。任教師大翻譯所多年,任教科目包括翻譯理論、翻譯史研究與實務。曾任出版社編輯,有二十多年的翻譯經驗,譯作數十種。 身為譯者與研究者,長期關心各種與翻譯相關的現象。近年研究重點在於戒嚴期間台灣譯本抄襲大陸譯本的情形。近五年來多次造訪北京,上海,香港等地各大學及公共圖書館,追查抄襲譯本源頭,並陸續發表研究論文。目前已查出為抄襲本的譯本近1500種(1478種),源頭譯本超過600種,被冒名的譯者超過380人。著有《翻譯偵探事務所》。
翻譯偵探事務所 所址:
部落格:tysharon.blogspot.tw/
臉書專頁:www.facebook.com/FanYiZhenTanShiWuSuo

阿翁(翁文嫻)
筆名阿翁、不繫舟、翁襪鹿,生於香港,1970年至臺灣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求學,接著回香港新亞研究所取得文學碩士學位,然後遠赴法國巴黎第七大學取得東方語文系博士學位。曾任《臺灣詩學季刊》編輯委員、中國文化大學中文系文藝組副教授、國立屏東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副教授等;現任國立成功大學中文系教授,並為《當代詩學》、《現在詩》詩刊編輯委員。著有《光黃莽-阿翁詩集》、《創作的契機》、《巴黎地球人》等書。

劉玗
1985年出生於台中,從小就喜歡畫畫,個性害羞內向卻又少一根筋,小時常因為襪子老是穿不同雙被同學嘲笑,造就了日後人格扭曲的藝術家個性。因禍得福的一路從美術班讀到研究所,於2012年畢業於台北藝術大學美術創作研究所。平常喜歡觀察濃妝豔抹又品味獨特的阿姨,街上喃喃自語的流浪漢,在路邊令人嘖嘖稱奇的大便。透過這些觀察與異於常人的思考,創造出多采多姿的藝術作品。曾獲許多國內藝術獎項的殊榮,更受邀國內外各大藝術展覽,現為勤儉持家的視覺藝術創作者。著有《花蝶租來的人生》。

Eric Scheihagen(徐睿楷)
台灣流行音樂研究者,專長領域為台灣流行音樂史、西洋流行音樂史、世界歷史等。原是美國人的他,在學校裡專研亞洲政治、歷史,決定在工作前先來亞洲旅遊,學習中文。 23 歲第一次來到臺灣,學習中文之際也迷上羅大佑的音樂,此後開始爬梳台灣音樂史,在台灣一待二十多年。目前為Alian 96.3原住民族廣播電台《原聲探索》主持人。

黃建宏
台灣高雄人,畢業於東海大學化學系,之後前往巴黎。在賈克·洪席耶的指導下於2004年取得巴黎第八大學哲學所美學組博士。從事影像相關研究,同時書寫關於電影、當代藝術、表演藝術與文化的評論,並持續翻譯法國當代理論,如德勒茲、布希亞與洪席耶等人的著作。著有《一種獨立論述》、《蒙太奇的微笑:城市影像/空間/跨領域》、《電影,劇場和運動》;譯有《電影I:運動-影像》、《電影II:時間-影像》;合譯有《波灣戰爭不曾發生》、《獨特物件:建築與哲學的對話》、《侯孝賢》。

bottom of page